金振民院士和李家彪院士為自然資源部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揭牌
學術委員會主任金振民院士主持會議
實驗室主任吳自銀研究員做實驗室工作報告
丁巍偉研究員做主題報告
李家彪院士做會議總結
11月7–8日,自然資源部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第五屆學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召開。學術委員會主任金振民院士、副主任李家彪院士出席,楊樹鋒院士、李建成院士通過視頻連線參會。副所長鄭玉龍、方銀霞、陳建芳,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及相關特邀專家參會。
會上,金振民院士和李家彪院士為“自然資源部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揭牌。自然資源部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前身為成立于1997年的國家海洋局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多年來圍繞國家海洋權益維護、海底資源勘探和深海探測技術研發等國家重大需求,以應用基礎研究為重點開展創新性研究為特色,2019年經自然資源部考核名列部屬實驗室前茅,同年更名。
實驗室主任吳自銀研究員向第五屆學術委員會做了2015–2020年度的工作總結報告,從實驗室定位和研究方向、代表性科研成果、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開放合作與學術交流四個方面展開。隨后,陶春輝研究員、丁巍偉研究員、張濤副研究員分別做了題為“透視超慢速擴張洋脊熱液系統”、“南海大陸邊緣動力學”和“我國極地海底科學的現狀與突破”的亮點學術報告。
金振民院士主持會議,學術委員會審議了海底科學重點實驗室2015–2020年度的工作匯報和2019–2020年度的研究年報,肯定了實驗室過去五年的成績,同時針對實驗室的定位、研究方向的凝練、成果產出、人才隊伍建設等問題展開深入討論,提出實驗室應明確定位,進一步加強戰略分析和頂層設計;凝練學科方向,加強前沿科學基礎研究,突出特色;強調優秀青年人才培養,人才自主培養和重點引進并重,穩建人才梯隊;促進學科交叉,發展海洋探測技術,發揮技術支撐作用;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注重實驗室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