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姓名
|
職稱
|
國際組織中文名
|
國際組織英文名
|
國際組織中
擔任的職務
|
任職組織概況
|
1
|
李家彪
|
研究員
|
國際洋中脊科學組織
|
InterRidge
|
聯合執行主席
|
國際大洋中脊計劃與國際大陸邊緣計劃和國際大洋鉆探計劃一起被譽為國際地學三大重要科學計劃。國際大洋中脊計劃的執行機構-國際大洋中脊協會是由多個成員國于1992年成立的國際合作科學機構,其宗旨是協調世界各國對大洋中脊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包括制定科學計劃、成立專題工作組、組織國際會議、協調共享航次、開展獎學金與人員培訓等。
|
2
|
李家彪
|
研究員
|
國際大洋鉆探科學組織
|
Internatio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IODP)
|
科學評估小組(SEP)
專家
|
該組織是地球科學規模最大、歷時最久的國際合作研究計劃。其以地球系統科學思想為指導,通過大洋鉆探,揭示地震機理,查明地球深部生物圈和天然氣水合物、理解極端氣候和快速氣候變化的過程,為國際學術界構筑起新世紀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的平臺,同時為深海新資源勘探開發、環境預測和防震減災等實際目標服務。
|
3
|
李家彪
|
研究員
|
國際大陸邊緣科學組織
|
InterMargins
|
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
該組織始于1999年,希望通過對大陸邊緣張裂、沉積過程、地震帶過程、俯沖帶過程、流體過程及地球化學和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協調和推動國際間、多學科的大陸邊緣研究,交流有關進展。
|
4
|
李家彪
|
研究員
|
國際標準化組織
|
ISO/TC8/SC13 marine technology
|
海洋技術分委會主席
|
|
5
|
蘇紀蘭
|
研究員
|
國際海洋科學委員會能力建設工作組
|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Oceanic Research, panel of capacity building
|
委員
|
海洋研究科學委員會是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下屬的常設科學委員會,是引領和促進海洋科學發展的非政府、非營利性國際科學組織,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的科學咨詢機構。其職能是促進和組織海洋各分支學科的國際科學研究活動,制定國際海洋研究規劃,促進海洋資料的交換,建立各種資料標準。
|
6
|
潘德爐
|
研究員
|
國際海洋水色專家組
|
International Ocean Colour Coordinating Group (IOCCG)
|
專家
|
該組織成立于1996年,目標是在全世界范圍的衛星海洋水色遙感領域形成共識,利用專業的科學工作組來探討水色技術及其應用的各個方面。
|
7
|
唐 勇
|
研究員
|
大陸架界限委員會
|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Continental Shelf (CLCS)
|
委員
|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負責審議沿海國外大陸架劃界案。
|
8
|
韓喜球
|
研究員
|
海洋科學委員會第135工作組
|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Oceanic Research WG 135
|
委員
|
海洋研究科學委員會是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下屬的常設科學委員會,是引領和促進海洋科學發展的非政府、非營利性國際科學組織,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的科學咨詢機構。其職能是促進和組織海洋各分支學科的國際科學研究活動,制定國際海洋研究規劃,促進海洋資料的交換,建立各種資料標準。
|
9
|
陳大可
|
研究員
|
太平洋-亞洲邊緣海組織
|
Pacific-Asian Marginal Seas (PAMS)
|
主席
|
該組織是成立于1981年,是最早的區域性國際海洋學研究論壇。原名為日本海-東海研究(JECCS),以物理海洋學研究為主,現已拓展到所有太平洋邊緣海的多學科研究。該組織每兩年召開一次大型國際會議,研討相關海洋學研究的最新進展。
|
10
|
陳大可
|
研究員
|
熱帶太平洋觀測系統指導委員會
|
Steering Committee of Tropical Pacific Observation System (TPOS)
|
委員
|
該委員會成立于2014年,主要負責指導和推動熱帶太平洋海洋和大氣觀測系統的建立,特別是對原有的TAO/TRITON浮標觀測陣列進行重新設計,結合新的觀測平臺,統一籌劃基于國際合作的大型觀測系統。
|
11
|
毛志華
|
研究員
|
國際海洋水色遙感協調組織
|
International Ocean Colour Coordinating Group(IOCCG)
|
專家
|
該組織是協調和討論各國海洋水色遙感衛星研究領域的現狀和發展計劃。
|
12
|
周 磊
|
研究員
|
北太平洋海洋科學組織物理海洋與氣候科學委員會
|
North Pacific Marine Science Organization
|
委員
|
北太平洋海洋科學組織是1992年建立的政府間科學組織,主要負責協調北太平洋和周邊海域的海洋研究。
|
13
|
許建平
|
研究員
|
國際Argo 指導工作組
|
Argo Steering Team
|
成員
|
Argo指導組主要為全球剖面浮標觀測網以及國家和地區Argo計劃的發展和實施提供科學指導和督察。
|
14
|
陶春輝
|
研究員
|
國際洋中脊科學組織
|
InterRidge
|
成員
|
國際大洋中脊計劃與國際大陸邊緣計劃和國際大洋鉆探計劃一起被譽為國際地學三大重要科學計劃。國際大洋中脊計劃的執行機構-國際大洋中脊協會是由多個成員國于1992年成立的國際合作科學機構,其宗旨是協調世界各國對大洋中脊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包括制定科學計劃、成立專題工作組、組織國際會議、協調共享航次、開展獎學金與人員培訓等。
|
15
|
許東峰
|
研究員
|
北太平洋海洋科學組織東亞邊緣海環流研究顧問組
|
Advisory Panel for a AREAMS/PICES Program in East Asian Marginal Seas
|
成員
|
該組織的職能主要是協調組織東亞邊緣海的水文、生態的聯合調查研究以及氣候變化對生態系統的長期影響研究,協調多邊數據交換、科學交流并評估聯合調查的結果。
|
16
|
陸斗定
|
研究員
|
東亞有害藻華國際學術研討會科學指導委員會
|
Science Steering Committee of EASTHAB
|
成員
|
該組織主要關注東亞區域的有害藻華情況,就藻華的爆發情況和演變趨勢進行報告和研討。
|